摘要:辨识和控制化学实验室种类繁杂的危险源是实现安全管理目的的必要条件。主要以从事检测工作的化学实验室为识别单元,就如何进行危险源识别和控制,分别从试验人员、环境设施、仪器设备、化学药品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1、危险源的定义、要数和辨识
1.1、危险源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工作环境破坏、财产损失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1.2、危险源要数
危险源要素由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构成。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事故。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1.3、危险源辨识
应系统识别实验室活动所有阶段可预见的危险源。识别所有与各类任务相关的可预见的危险,如机械、电气、高低温、火灾爆炸、噪声、振动、呼吸危害、毒害、辐射、化学等危险;或与任务不直接相关的可预见的危险,如实验室突然停电、停水、地震、水灾、台风等特殊状态下的安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宜根据检测实验室的专业分工、实验室设立、区域划分管理特点和运作惯例,按照检测产品或项目以及按区域场所或管理类别识别评价单元,以方便识别危险源和评价风险。
2、化学实验室危险源的识别
本文根据 GB /T 27476.5-2014《检测实验室安全 第 5 部分:化学因素》,以从事检测工作的化学实验室为识别单元,针对检测全过程,主要围绕试验人员、环境设施、仪器设备、化学药品进行危险源识别, 列举了在检测过程中常见的化学实验室危险源,来说明如何进行危险源识别。
2.1、试验人员
试验人员主要负责试验样品的整个检测过程,包括接收样品、样品的放置及准备、使用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分析、事后样品处理等。主要危险源:
①身体因素的影响,如生病、受伤等意外状况未重视引起的操作不当;
②试验方法或理解有误造成操作不当;
③安全及防范意识不足。
2.2、环境设施
实验室是试验人员进行试验分析的场所,需保持清洁、干燥、通风、严禁吸烟。主要危险源:
①室验室储存的化学药品有强腐蚀性化学品,如强酸强碱,有毒、有腐蚀性、爆炸的化学品等,易导致化学品泄漏、挥发等危险;
②分析试样在加
热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刺激气味或产生有毒气体,对人体皮肤黏膜具有刺激性,有光毒作用和致癌作用;
③实验完毕后,在操作台面、地面、水池上残留的有毒性或易燃垃圾等,试验人员未及时清理,易引发人员中毒及火灾。
2.3、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是对产品进行检测的重要资源, 也是得到产品检验项目参数与指标的重要检测工具。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影响着试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及实验室的财产安全。主要危险源:
①化学实验室中玻璃仪器较多,在使用和清洗过程中易损坏,易导致割伤、刺伤;
②明火及加热设备,如电炉、水浴锅、及灼热的坩埚、燃烧管等高温物体取出易引发火灾、烧伤及烫伤;
③烧失量、硫化物实验需使用高温电阻炉、电炉易导致烫伤;
④碱含量实验设备火焰光度计需使用煤气罐,有煤气泄漏和爆炸的危险;
⑤ 压力钢瓶若放置或搬运不当,造成损坏,引起瞬间压力增高,有爆炸的危险。
2.4、化学药品
化学药品有强腐蚀性化学品;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燃性化学品;有爆炸及火灾性化学品。化学药品的购买、接受、储存、发放、使用、销毁应根据管理规程,使试验员能正确地使用化学药品。主要危险源:
①使用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易溅到皮肤和眼中被灼伤;
②使用酒精、丙酮有机液体试剂或样品沾在身上或手上,靠近明火时易引发人身伤害;
③爆炸性药品,如高氯酸和高氯酸盐保管不当或使用不当易引发爆炸;
④化学试剂存储不当有误用和人员伤亡的危险;
⑤冷藏药品的冰箱若存放个人食物,有被误食的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⑥对试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包括过期、变质、报废的化学试剂,废液,废气等)处理不当,易造成人身伤害和污染环境。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